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31浏览次数:11

各学部、部门:

      根据《2025年度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及相关通知要求,现组织申报2025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自然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将聚焦南通市优势产业与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基础研究的需求,支持科研人员从行业和产业发展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培养创新人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分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两类。

2.社会民生科技计划。社会民生科技计划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重点支持关系社会民生、受益人群多、技术集成度高、行业或区域特点突出、具有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价值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示范项目,加快培育民生科技相关产业。

二、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须符合计划定位和申报通知指南范围(附件1、附件2),市自然科学基金侧重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需体现项目研究的前沿性,项目名称不得出现工艺、器件、示范、技术攻关、产业化等表述。市社会民生科技计划侧重技术攻关、应用与示范。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形式审查不通过。

2.项目负责人须是我院在职人员,能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完成项目任务,兼职或挂靠人员不得依托我院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负责人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其中:青年项目负责人男性年龄不超过38周岁[198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1个项目,同时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项目组前三名人员)最多可再参与申报1个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有国家、省、市级基础或民生类在研科技项目(含2025年立项与到期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有纵向项目结题验收不通过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3.实施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不能同时申报多个不同计划。同一单位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不得重复申报。申报项目与市卫健委在研科技项目、江海英才市级培养专项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不得重复申报。软课题等类似项目不可申报本计划。

4.研究涉及人体研究、实验动物等的项目,应严格遵守科技伦理、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有关规定。

5.项目一经立项,总投资额、项目预期目标、项目考核指标不得调整与修改。

三、组织方式

1.项目实施起始时间统一为2025年7月。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期3年,青年和面上项目每项资助经费分别不超过20万元和10万元。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期2年,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4万元。

2.校内遴选前,申报人无须在系统填报,仅须在申报模板(附件4-6)中填报,并按照时间节点和要求提交至学部,由学部统一报送至科技与产业合作处。后期将组织专家进行校内评审,择优推荐。

3.我院限推荐名额为: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1项。市主管部门组织项目评审,拟立项项目将在市科技局网站进行公示。

四、其他事项

1.通过校内遴选后,全面推行无纸化申报。项目申报材料在南通市科技创新活力积分管理信息平台(网址:http://qyjf.kjj.nantong.gov.cn)提交,申报阶段不提供纸质版申报材料。项目负责人在提交项目申报材料前,应当就申报材料全部内容征得参与者和合作单位同意,合作协议扫描件以附件形式上传。《市财政产业转型升级资金申请使用和科技管理诚信承诺及项目形式审查责任书》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以学部为单位统一报送科技与产业合作处盖章)后,将扫描件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他附件材料应传尽传。

2.项目经费管理实行包干制,不再编制项目预算。

3.项目申报系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校内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17:30。各学部、部门于截止时间前将项目申报材料电子版(申报书和汇总表),发送至xlkcc@ntu.edu.cn,文档以学部+姓名+课题名称命名,过期不予受理。请各学部、部门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申报组织工作。

联系人:余弦;

联系电话:13815215043;邮箱:xlkcc@ntu.edu.cn


附件:
附件1. 2025年度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pdf

附件2. 2025年度南通市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项目指南.pdf

附件3. 汇总表.xls

附件4. 2025申报书模板-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docx

附件5. 2025申报书模板-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ocx

附件6. 2025申报书模板-市社会民生科技计划-指令性.docx


科技与产业合作处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