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院开展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公开课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共推出10门公开展示课,10位老师精心准备了教学设计和课堂内容,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之中,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柏颖慧讲授的《竞争战略抉择与商业伦理》专题,以华为应对思科知识产权诉讼的真实商业事件为核心,将“自主创新”“遵纪守法”“合作共赢”等思政要素融入战略分析过程,以视频导入、小组谈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代入感,对此展开竞争战略与商业伦理的融合分析,实现了战略理论与价值观层面的双重收获。何玲莉讲授的《危机中的沟通智慧:责任与担当的思政实践》专题,聚焦企业危机沟通中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引领,通过始祖鸟烟花事件、理想汽车召回等现实案例,强调企业应超越经济目标,将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作为核心发展理念。

李俊丽围绕《写作过程——选择合宜的题目》,通过导入“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in the American Movies”这一话题,鼓励学生关注国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讲授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原则。鼓励学生选择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的选题,挖掘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唐美彦讲授了《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课程内容,将瑜伽体式中创新融合中国传统五行哲学,通过木之伸展培养仁爱,土之根基锤炼担当,金之收敛铸就自律,将中医养生智慧与瑜伽体式自然贯通。学生在体式流动中感悟阴阳平衡的中华智慧,实现身心和谐与人格完善,彰显了“以体育人”的课程思政特色。

王玲以《思政引领,文化铸魂——景观规划下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开了以“如何为乡村景观‘寻根铸魂’”的教学内容,强调景观设计需要深挖地域文化,破解“前村一面”困境。通过理论教学与启东市南阳镇合丰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以专业能力活化乡土文化、守护乡愁记忆,将个人设计理想融入家国发展,践行环境设计服务地方、赋能文化振兴的使命担当。王琳《<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仁”的理解与当代价值》,探讨了“仁”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通过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阐发“克己复礼”的自律之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共情之仁与“其言也讱”的慎言之仁。结合南通地方实例,以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体现仁者的社会担当,以南通大学“莫文隋精神”展现仁爱的现代传承,并延伸至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仁德。

叶敏《鸟类的飞行运动》课围绕“鸟的飞行运动规律”开展。讲述了从宋人花鸟的典雅气韵到动画森林的生机盎然,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统一。课程尾声,结合《哪吒》角色动画,深刻阐释唯有掌握运动规律,才能为角色注入灵魂与生命力,启发学生领悟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徐志勇讲授了《速写—风景速写的构图》专题,以“关注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将传统中国画构图理念与速写构图方法通过实例比较分析,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风景速写构图可以向中国画构图理念进行更多借鉴和吸收,同时与西方绘画理念相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画的伟大之处。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主动了解和关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文化自信。

杨俊《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课程以“数据赋能决策”为主线,结合“十五五”规划政策制定、经济金融数据的案例引入,阐释了统计方法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价值。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成分的分解、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出合理的预测。课堂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其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徐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课程阐述了从早期的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到现代的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移动操作系统的特点,并介绍各阶段代表性的操作系统。又运用案例分析法,展示国产麒麟操作系统在某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凸显国产操作系统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强调自主创新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我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强引领 立德树人筑根基”主题,不断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聚焦教学方法创新。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式,以实现以德育人、以美感人,以思化人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能力。

学院党政领导、学部主任、教学督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师参加听课、观摩。
(吴秋雨/文 吴梵/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