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顺利开展“海韵青语·理论同行”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13

       

 10月31日,学工处组织理学部教师代表、学生党员代表与启东高新区、北城区街道办党员青年,以“圆桌研讨+实地观摩”的创新形式,一同开展“海韵青语·理论同行”青年理论圆桌派活动。活动不仅是校地青年交流的桥梁,更让理论学习跳出“纸上谈兵”,成为可听、可感、可践行的生动实践。

以青年之声润色理论宣讲,圆桌论道让思想可听可感

活动首站扎根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圆桌论道”环节率先点燃思想热潮。3名来自校地的青年宣讲骨干轮番登场,围绕“从青春修行出发的思考”“立足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实践”“青年学子对时代命题的回应”等主题分享心得,思想深刻、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理论素养与责任担当,真挚的表达引发了全场共鸣。

随后,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理学部党总支副书记宋婉婉老师展开专业点评,从内容逻辑、理实结合度到语言感染力,逐一给出优化建议,为“海韵青语”理论品牌打磨优质宣讲课程锚定方向。才艺展演与互动环节更添活力:红色歌曲《不忘初心》传递坚守,诗朗诵《时代的答卷》诠释担当,“关键词互动”中,“文化自信”“新农人”“中国式现代化”等话题引发热议,“高校科研对接地方产业”“理论指引基层创新”等金点子不断涌现,让理论在交流中愈发鲜活。

以场景化体验深化认知,实地参访让理论可见可行

圆桌研讨落幕,青年代表们转场启东高新区海韵青语理论工作室,开启沉浸式实地观摩。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沿着“理论学习阵地建设”“特色宣讲成果展示”两条主线,近距离感受园区如何将理论学习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张张图文展板记录着理论宣讲进企业、进村居的足迹,一个个实践案例展现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效,更生动呈现了理论风采展示、研学沙龙等活动的丰硕成果。

此前在圆桌研讨中形成的理论认知,此刻与真实的基层场景相互印证。原来“科技创新”不仅是书本上的词汇,更是园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的动力;原来“乡村振兴”不仅是政策表述,更是基层工作者扎根田间地头的行动。这场参访让“理论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认知不再抽象,为理论学习画上了“知行合一”的深刻注脚。

以联训联学机制凝聚合力,校地同心让青春同向同行

此次活动不止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校地青年搭建友谊、凝聚共识的契机。参与学生党员纷纷表示,从圆桌交流拓宽视野,到专业点评明晰方向,再到实地观摩见证落地,每一个环节都让收获扎实而具体。

未来,“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一方面将深化优质宣讲课程打磨,让理论内容更贴青年学生需求;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联训联学、理论风采展示等活动,推动校地青年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传播交流,让理论学习成为连接高校智慧与基层实践的纽带,推动更多青年在互学互鉴中成长,在同心同行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