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激发党员师生投身教育变革,7月4日下午,人文学部党总支在啬园校区25号楼809会议室举办专题党课。学部党总支书记康卫东担任主讲,学部全体师生党员通过线下与线上方式参加学习,学院副院长张效诗出席活动。
康卫东以“教学模式革新:人机协同赋能”为题,深入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及党员教师的责任担当。他结合“数字中国”背景,强调党员教师应引领以人机协同为核心的教学创新,并通过典型高校案例展示了其在精准教学决策、沉浸式学习、资源优化等方面的实践效果。同时,他亦直面当前教育转型中存在的技术应用表层化、教师能力焦虑、学生批判思维弱化及数字鸿沟风险等问题。
康卫东重点向党员教师发出号召,要求大家争做“创新探索的先行者、育人模式的变革者、技术伦理的守护者”。他提出三条实践路径:一是利用技术赋能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二是主动重塑育人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认知导航者等角色的转变;三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在技术应用中保持人文关怀温度,坚守育人本质。他号召全体党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勇做教育变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贡献力量。
党课内容引发师生党员深入思考。大家表示,讲座为学部推进教学改革、发挥党员在教育数字化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指明了方向。张效诗副院长全程聆听,并对党员师生积极投身实践提出了期望。
本次党课为学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聚了共识,注入了动力。
(冯福友/图文 许静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