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院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2

各学职能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探索并挖掘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潜力,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特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院内选拔赛。

一、参赛对象

全院202561日以前正式注册在校本科生可申报作品参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含作品申报者),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可以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组队。参赛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即198561日(含)以后出生。

鼓励支持中外青年联合组队参赛。鼓励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读学生(主要指有国外学籍的外籍学生及中国籍海外留学生)和国内满足参赛资格的学生(包括外籍来华留学生),联合组队共同报送作品。相关要求参照上述内容。

二、赛道安排

(一)“人工智能+”创意赛

1.赛道介绍

本赛道为开放式创意赛道,注重作品的创新创意。参赛者可基于学科实际及兴趣爱好,借助大模型技术,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完成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设计、开发和线上运行,体验人工智能原生应用从开发、展示到运行的全流程。

2.参赛作品形式:需提交项目策划书、项目视频介绍、线上链接等材料。

(二)“人工智能+”应用赛

1.赛道介绍

本赛道鼓励广大参赛者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问题,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自身所学所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参考选题方向如下:

1)人工智能+农业发展

2)人工智能+工业制造

3)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4)人工智能+教育教学

5)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6)人工智能+环境保护

7)人工智能+政务管理

8)人工智能+文化旅游

9)人工智能+其他综合领域

2.参赛作品形式:需提交项目介绍和展示材料、佐证材料等。作品(实物或者技术)须能通过视频或图文形式全方位展现。

(三)“人工智能+”挑战赛

1.赛道介绍

本赛道由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立足实际研发需求,提出需要破解的“卡脖子”难题,广发“英雄帖”,汇聚青年智慧集智破题,题目如下:

序号

题目名称

支持单位

1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遥感影像分析与语义理解

红山开源平台启元实验室

2

基于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探索与应用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3

基于国产算力平台的文档智能体开发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4

端侧可部署的双臂操作算法设计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5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长时序任务规划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6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与先进药物递智能体构建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医专病临床智能辅助诊疗大模型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人工智能赋能中华地方文脉数字挖掘与呈现

北京元引科技有限公司

2.参赛作品形式:

根据各选题要求完成相关作品,具体请参阅附件3

三、作品要求

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本届竞赛主体赛事、其他专项赛事,仅可参加本专项赛的其中一个赛道,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参赛范围之列。作品必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严禁抄袭。

参赛学生每人限主持1件作品。相关要求依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附件2)执行。

四、赛程安排

院内选拔赛分为两个阶段

(一)院级选拔阶段(517526

各学职能部门)在充分宣传、广泛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学部(部门级)竞赛或评议活动进行作品初选和指导,提高作品质量。

(二)级选拔阶段(527530

参赛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向作品归属单位提交与各赛道作品要求形式相一致的作品申报材料,各申报单位须依照本通知及竞赛章程相关精神,对参赛团队成员及作品进行相关资格审查。各单位申报作品总数不限,鼓励跨学(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组队。跨学部门)的作品必须事先明确申报单位。

请各申报单位将《作品申报汇总表》(附件1)及各参赛作品申报材料于526日前统一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xuexidiaoyanbu2023@163.com,盖章版《作品申报汇总表》纸质材料交至团委科技实践部。

五、相关支持

参赛学生可登录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官网(https://2025.tiaozhanbei.net/)获取模型、数据、算力、培训等资源,完成参赛报名和作品报送等工作。

联系人

联系人:季老师

联系电话:0513-83920116

电子邮箱:xuexidiaoyanbu2023@163.com


附件1:作品申报汇总表

附件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3:挑战杯“人工智能+”专项赛挑战赛选题方案


附件:20250517_第十九届大挑AI专项.zip


共青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委员会

2025年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