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部、系,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示范性课程,推动学院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根据《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关于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学院决定开展2025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每个学部至少推荐2-3门课程,因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编写需要,医学部至少推荐10门课程。项目主持人限申报1门课程,项目参与限2项,已立项课程和未结项的课程负责人不再支持立项。
2.申报课程为我院现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除外)。
3.申报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应为我院在职教师、南通大学委派教师、学院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承担我院教学任务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独立完整承担1门及以上本科课程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或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来没有被中止的教学建设项目。
4.积极吸纳参与课程教学的教师参与项目研究,鼓励团队建设和授课,鼓励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人员联合开发建设课程。
二、建设目标
结合各门课程实际,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内涵,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具体要求如下:
1.新修订一套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应在本课程原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新教学大纲须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
2.根据上述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教案、新讲稿、新课件。
3.编写该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1-2个。
4.每门课程至少开设一堂“课程思政公开课”。
5.梳理项目建设成果、改革成效、特色亮点,完成结题报告。
6.建设成果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研讨会等会议上进行推广交流。
7.参与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
三、管理与验收
1.项目建设周期一年,根据学院预算下拨情况给予经费支持。
2.各学部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加强过程检查与项目推进,学院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组织抽查、指导并召开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会。
3.建设期满,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考核,考核优异的课程评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评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四、其他
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部提交签字盖章后的申报表纸质版(一式三份)及电子稿。学部审核后纸质材料由各学部汇总于4月23日前将择优推荐教师的相关申报材料及汇总表送交教学研究与质量保障科(综合楼315),电子稿发送邮箱:xljyk@ntu.edu.cn。联系人:郑先平,项敏;联系电话:8392001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