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8浏览次数:318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感人、化人的功能,近日,学院开展了课程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共推出5门公开展示课,5位老师精心准备了教学设计和课堂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考“成长”、“友谊”、“人与自然”、“中国式现代化”、“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主题的内涵,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彰显了各自的精神风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羿珍老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一)》展开了以“成长”(Growing up)为主题的教学内容,通过“one word :father”的视频及“My father’s son”的歌曲,导入对“父亲”一词的联想、描述与思考。以文本分析、小组讨论以及价值观引导作为教学主线,感知文章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父亲态度的变化,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入思考父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即良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与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理解与支持。进而延伸到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由现象到本质,深度融和课程思政元素。


    羌春燕老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三)》第三单元-Friendship,通过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导入关于“友谊”的话题,引导学生回想关于友谊的格言、谚语、诗歌,思考友谊的内涵,讲授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知识时,梳理出亚里士多德对不同类型友谊的划分及各自特征,穿插欧阳修《朋党论》中关于“君子同道为朋,小人同利为友”的观念,触发学生深度理解与思考何为益友,何为损友。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之下,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由点到面,由个人到国家,深度挖掘了课文中的思政元素。

   龚勤老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四)》设计了关于“人与自然(Human and Nature)”关系的课堂内容,通过课前英文版《“象”往云南》、《大自然在说话》的视频,让学生对“人与自然”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如果世界变暖6度》的视频,导入全球变暖问题的严重性与广泛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同理心以及责任心,在梳理课文框架的过程中,对比了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即中国践行“天人合一”的理念,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而西方则是“物我两立”,对自然进行征服与掠夺。在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以及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贯穿于“导入-篇章理解-语言知识-课后练习”各个教学环节。


   赵晓娟老师讲授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专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几个方面,运用案例法,中西对比法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了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帮助学生树立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的理念。

    吉海燕老师主讲《劳动教育》(劳动与社会实践),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案例导入,重点讲解“三支一扶”计划的基本要求和机制,“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形式、流程与评价,介绍志愿服务的意义和具体参与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强引领 立德树人筑根基”主题,不断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本次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养分,使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中。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式,以实现以德育人、以美感人,以思化人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能力。

    学院党政领导、学部主任、教学督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师参加听课、观摩。

(郑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