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政与艺术体育部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全体教师会议

发布时间:2020-11-18浏览次数:967

1118日,人文思政与艺术体育部在啬园校区JX01-106召开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反馈会,体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杏林学院教学督导何建山,杏林学院副院长康卫东,杏林学院教学督导刘仪华、张福旺、薛振红出席会议,学部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学部办公室主任高颖主持。

首先把近段时间学部查课情况,学生反馈情况,以及教学督导听课情况如实反馈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同时也听取相关老师反馈学生们上课状态,是否缺勤,课后作业等情况。

经过沟通交流,老师们了解了学生的诉求,知晓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亟待改进的地方,学部也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进度,上课的状况,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相关信息交流后,康院长强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应坚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因为“光靠已有的知识,无法在生活学习中走得更远。

同时,康院长指出,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注重美学教育,让学生感知“美”,践行“美”,在“美”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感恩和宽容之心以及直面挫折的勇气。在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康院长指出每个学生的性格禀赋各不相同,作为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应是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

康院长强调,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诸如逃课,课堂上开小差,用手机听歌以及睡觉等行为,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维持课堂秩序,这既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身所处位置负责的表现。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康院长指出,每位老师在给予学生相应指导的前提下,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搜索文献的能力,让学生坚守“精神的独立”。当然,作为人文学科,还需要学生“博观约取,钝积累功”,因为只有在积累一定的量后,才能在某一刻发生质变,才能“薄发思想”。

会议最后,康院长还针对期中教学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

1)上课前,授课教师提醒副班长清点班级人数,副班长记录未履行请假手续的同学。

2)授课教师提醒副班长排座位表,若两个以上班级合上课,请划分区域按班级排座位。

3)请授课教师重点关注后排同学上课时是否有玩手机、睡觉现象。若教室前排有空位,请将后排同学安排到前排就坐。

4)备课充分,上课生动、有条理性,耐心讲解课堂知识点、课下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5)板书清晰,借助多媒体放映视频、PPT,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

6)授课方式多元化,采用慕课,课堂派等新颖的形式授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7)根据课程要求,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在课堂学习中使用手机。若老师没有该项要求,请一律按照无手机课堂管理要求,上课前老师督促学生将手机放入教室前的手机袋中,或统一放置。

8)学院对学生提出的课堂管理规定为“3+2”管理规定。“3”即上课按座位表固定就坐、认真做课堂笔记、实行无手机课堂管理(放手机袋)。“2”即预备铃前(提前十分钟)进教室预复习、不带食餐点。若有学生不遵守上述要求,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遵守相关规定。

学部全体教师大会后,召开了教研室会议。教学督导根据不同专业的听课情况,来到每个教研室集中的教室,向老师反馈课堂教学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老师们也向辅导员老师反馈了所授课班级的学风和学情。通过“学部查课、督导听课、教师反馈、学生反馈”闭环实现“以查促教、以查促管、以查促改”的目的。通过此次会议,老师们表示获益匪浅,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提升,朝着目标,走在路上,寻找作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又讯,人文思政与艺术体育部主任康卫东率领办公室相关老师于1029日走进课堂查课,了解教师的教学状态,以及学生的出勤、学习情况;随后学部于119日、1111日、1120日先后召开中文和广电专业、日语和英语专业、艺术专业三场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的反馈。

(文/图 郑先平 审核/焦琪)

(认真听反馈的老师们)

(学部主任康院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