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沪铁路南通西站站房工程顺利完工。由我院副院长康卫东和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黄天灵,率艺术学院高彦婷、慕景妍、张悦、卞愉涵四位研究生组成的蓝印花布设计团队,参与了南通西站的站房装饰。他们以南通传统技艺蓝印花布为风格,进行了特色文化主题设计,获得南通西站上级主管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上海铁路局的一致好评。《江海晚报》、人民网、央视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充分认可南通西站融入南通元素的设计理念。央视财经频道播报南通西站是主题突出的新时代高铁客站。
目前,南通西站尚未正式对外开放。但走进它的领导、记者、工作人员等无不被其飘逸简洁、风格现代的整体造型和室内装饰深深吸引。南通西站整体造型以“欧翔江海,腾飞天地”为主题,我校设计团队围绕这一主题,以蓝印花布为主基调,结合南通地域文化相关特色,对室内环境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装饰图形设计。
站房从进站门斗,到候车大厅、出站通道,处处融入南通元素。站房立面采用蓝印花布图案、南通板鹞风筝等元素,打造南通印象;顶面以蓝印花布风格为基调,以海安花鼓、鱼跃江海、双凤呈祥,呈现南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进站大厅两侧壁面用蓝印花布图形风格表现南通历史和现代城市风情,候车主通道以广玉兰花型丰富吊顶艺术魅力;出站厅装饰采用不对称虚实结合方案,以蓝印文化为主题,尽现南通公园、纺织、交通、教育、实业、三塔、钟楼之美,寓意“祈古通今,近代第一城”。整个站房与南通地方特色文化有机交融,巧用蓝白艺术织造出了别样的江海风情,生动展现了南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精神风貌,整体呈现出通江达海的雄浑大气。
谁能想到这批精雕细琢、浑然天成的蓝印花布系列图形设计竟出自仅六人组成的设计团队。从接受任务、确定主题内容、图形创意、工艺设计到完成实物制作,最终合成历时近两个月。蓝印花布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公共艺术完美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需要现代设计理念的推陈创新。康卫东坦言,最后蓝印花布图形风格用现代铝板激光透雕工艺进行制作的冲刺阶段不得不通宵达旦,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创新设计。这次设计关乎南通的城市形象,关乎“非遗”与现代公共艺术的结合,同时也是展现南通大学风采的“精神名片”。
作为南通首座高铁站,也是通沪铁路上新建站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建成后将成为通沪铁路、通苏嘉城际、盐通高铁等铁路线的共用车站,南通西站的建设备受关注。这些天,蓝印花布设计团队收到了数不尽的祝贺和赞誉,他们为此也很骄傲,虽然不能像建筑工人一样为南通建设添砖加瓦,但能尽自己专业所长为南通城市形象添姿添彩,能够让自己的设计作品被城市记录,让更多人见证,确实是一份荣耀。但他们反复强调,他们只是南通西站建设中的一小部分,正是因为南通城市的发展和腾飞,才有了他们的作品被关注的可能,虽然最后的创作是他们六人完成,但背后的根基其实是南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为南通的腾飞添姿添彩,通大人好样的!正如南通西站的主题“欧翔江海,腾飞天地”一样,南通大学也将趁着南通的腾飞再次放飞梦想,扬帆起航!
(焦琪,王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