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部17级开展“4.23读书日”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0-05-01浏览次数:987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身。

4月23在院团委主办的活动下,工学部17级各个班级积极落实,呼吁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你读诗 助力抗疫”活动,用最美的声音为全民抗疫传递能量,抚慰人心;第二部分是“领读者”活动,此次活动经过各班委的努力和班级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下,最终完美地落幕了。开展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张才。一个若是一生不读上几本书,那样的人生还算得上完整吗?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读书,读书没有男女之别、年龄之分,人人皆应读书,书籍是没有界限的。“书山有路勒为径”,多读书,读好书是每个中学生的必修之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捧起书本、翻开书页,让书香弥漫校园。


《人间失格》读后感——软件171李帅帅


或许可以说这并不是在讲主人公的故事,而是在描述对于主人公这样的人来说,活着是怎样的一件事。
相比读完一头雾水只凭其名 号而夸赞这是佳作,我更欣赏纯粹的说自己没有看懂或者纯粹地唾弃它无病呻吟的人,至少这是真实的表达。
我珍视这本书,只是因为敬佩作者能挖掘这样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使我感同身受到甚至仿佛隐约地看到自己的下场也会是和主人公.一样。甚至比那还要可怖。我既没有像主人公那样俊美的外表,也很可能会像主人公最后那样,只能做一个看不起自己作品的三流画手。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可能因为我和他一样胆小脆弱,即使有人说我矫情,我也无可反驳。我不是喜欢评价书的好坏的读者,只是喜欢读引发共鸣的文字,来填补自己日渐膨胀的孤独,但是实际上产生的只是恐惧,绝望和自怜交织的复杂感情而已,并不能使我心里得到多少慰藉。
可能我还太年轻了,在绝望的文字中读不到“去爱这人世”的暗语,或许我要多读几次吧。也许其实并不是厌世,是厌弃自己。无法把自己放在能够被救赎,能够产生归属的位置上。

 

追风筝的人》——信工171纪晓迪

《追风筝的人》为我们寻找到心灵安定的力量:那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不仅仅是悔恨,不仅仅是内疚和自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原谅!原谅那些过错和阴暗,那些伤害,同时也原谅我们自己。
  只要相信它会终有落下的那一天,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终有一天,风筝会被追到,并且平静安稳地停落在我们的掌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信工171成伟龙

书里个个角色,或许就是今天所擦肩而过的某某某。即使再平凡的普通人,也拥有一个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酸甜苦辣、有感动、有挫折,正是这些颜料将生活描绘填色,所以生活才具有所谓的意义。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真正扎根于泥土,深入到生活的作品,每个人读完或许心间都会涌上一股莫名的、磅礴的、难以诉诸于语言的感受。

阅读无止境,一本本经典的书述说着每个人不同的故事,好书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味,细细的阅读。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多学一点知识,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读书就是为了不遇见不想遇见的人。读书,失去的是过眼云烟,得到的却是一双飞翔的翅膀,最终获得的是一份无与伦比的人生。

(文:纪晓迪 成伟龙 李帅帅 审核:张茜 马海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