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部开展素养公开课——疫情下的“中国精神”

发布时间:2020-03-15浏览次数:1047

为了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3月15日晚,我院工学部开展了素养公开课——疫情下的“中国精神”。本次公开课由工学部宣传部部长马海滔主持进行,工学部分团委书记胡晓晴以及工学部学生分会学生干部旁听指导。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回望我国的历史,印刻着战胜各种灾难的记忆,而每一次攻坚克难,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对中国精神的一次凝练和升华,继承和发展。

公开课中,马海滔同学表示,中国精神,体现在面对疫情时的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调度全国力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胡晓晴老师也表示,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奋起的根本在于精神的伟力。无论是战火之中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还是灾难之中的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在艰难险阻、攻坚克难的斗争中凝铸而就的,是伟大中国精神的生动绽放。

(文字:马海滔 审核:胡晓晴 马海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