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省委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倡议,帮助“最美逆行者”缓解孩子作业辅导、课程指导方面的压力,杏林学院面向全体师生招募公益线上家教志愿者,义务为全省广大医护工作者子女及其他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子女提供作业辅导、才艺指导等线上公益家教服务。
期间,工学部的同学们积极报名招募,经选拔,来自工学部的三名志愿者已经顺利对接多名中小学学生开展了多次线上公益家教活动,并受到了小朋友们与家长们的好评。
(一)
志愿者:焦文君
(信工193副班长、杏林学院科协学会部干事)
守护对象:郭浩轩/费浩博 二年级 科技

2月29日,焦文君同学顺利完成了她的第一次授课计划。
“庚子初年,一场新冠病毒肺炎席卷了整个武汉乃至全国,在这不平凡的冬季,医护工作者成了大家钦佩的对象,所谓岁月静好,正是因为他们默默地负重前行!
二月末,为守护高新区防疫一线的工作者子女,我有幸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地思考无疑流露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动力,尽管我们相隔异地,但丝毫不妨碍上课时教与学的互动,他们积极的配合便是对我的肯定。
除了两位双胞胎小朋友,他们的母亲更值得点赞,通过几次相处交流我们了解到,阿姨每天工作繁忙,起早上班且贪黑回家,一直为防控疫情做出奉献,为避免外地车辆的出入,她每日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付出,有时还要带着两位小朋友一起工作,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的重担在一位母亲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这是使命与责任的力量!此刻我要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
(二)
志愿者:孔耀祥
(土木192、共青团员)
守护对象:孙毓泽初一年级数学

“疫情肆虐的这段时间,迎来了我所经历的最长的一个寒假,但是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应该想着如何充实自我,以一个更好的姿态迎接我之后的学习。很荣幸可以加入到“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中去,在这里的线上授课能够切实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经历,丰富了自己的寒假生活,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反思着如何将自己的言语表达清楚,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耐心,是否可以做到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谈,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经验。
在这一次的线上授课中,我不仅得到了我想要的学习经验,而且通过自我的反思也领悟到了许多的东西。
在这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我更加的坚信这一句话,“岁月静好,只不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人们不断地离开武汉时,有个老人毅然而然的坐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他就是中科院院士钟南山老先生,以及陆陆续续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很幸运我能够加入到了学校开展的“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在这里我们帮助那些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子女,为他们提供线上答疑。医护人员在一线保护着患者,我们在后面守护着你们的子女。,要知道我们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的身后有着国家,人民的支持,像我们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立的,更不可能就此倒下。”
(三)
志愿者:李达
(化工181、共青团员)
守护对象:吴岭峰初一年级数学

“我从2月25号开始辅导初一的吴岭峰小朋友的数学,每周二四六晚上的7点是辅导作业时间。
我很开心这次能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可以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医护人员的孩子辅导作业。我作为一个光荣的志愿者而感到自豪。我利用我晚上的闲余时间,抽出一个小时。帮助他,不仅仅是辅导他不会的作业,而且跟他说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提前预习,还帮他复习今天的所学内容。我觉得学习的正确方法远远比题目重要。讲一遍不懂没关系,可以两遍,三遍。小孩子的思维是要慢慢引导的,是锻炼出来的。
我在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中,有了很多很多的收获。我锻炼了自己的讲课的能力,在语言表达方面知道了如何让小朋友更加的易懂。也和小朋友们更加的亲近许多。能和小朋友这样的一个线上辅导的形式的交流,我也更加的了解小朋友了。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一个非常形象的表达,而不是僵硬的概念。”
疫情无情人有情,工学部的学子们在疫情的考验之下,以己身所学,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温暖。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困难都将在团结面前破碎。让我们携手并肩,一同努力,共克难关,向每一位前线的逆行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文字:马海滔 审核:胡晓晴 马海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