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网络主播”经历

发布时间:2020-03-09浏览次数:995

我是理学与经管学部的专业教师李洵,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上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身处其中,感触颇多。在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的当下,我愿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此番独特的“网络主播”经历,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课前准备:本学期我承担的是线性代数B的教学工作,从接到网上授课的通知起,我便开始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成立QQ群,把第一次课授课大纲发给学生,指导他们根据大纲指示看书预习。由于疫情的突然,大部分同学没有带教材回家,虽然上传了电子教材,但与直接看纸质教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于是便又将授课内容制成PPT进行发布。考虑到学生对着电脑看抽象的数学课内容,很难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我按照教学进度将原先单次授课内容的PPT分成若干小段,使得每部分内容的学习时长尽量处于20至30分钟之间。

授课过程:由于此前的住所网速过低,授课效果不太理想,后来使用了QQ群课堂才有所改善。为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我又特意录制了带语音的PPT,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种做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学生喜欢用手机看教学资源,而PPT不方便在手机上打开,于是我就又把带语音的PPT转换成MP4视频传给学生。鉴于这些PPT和视频都是按照知识点进行分割的,学生便可以完全结合自身情况,随时查阅学习知识盲点,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答疑:尽管做了充分的课前和课中准备,真实的授课效果与面授仍然很难达到当堂面授的效果,于是我便又在此基础上给每个班安排了相应的答疑时间。根据学生们的作业情况,我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同样通过PPT转视频的形式发布出去,让学生在电脑和手机端都能够有效收看。在学生都提交作业后,我又将作业解答和详细讲解发给学生进行对照,并要求他们将作业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并在原题旁边体现,正式开学后一并上交。学生群体人数众多,个人学习与理解也大不相同,我历来鼓励学生们勇于正视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以此获得新的更加优异的成绩。

有了第一次课的经验,之后就把录制语音PPT和视频的工作做在了课前。尽管每一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语音PPT和视频做为支撑,但我并未选择在课上播放这些资料,这是由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多半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事先准备的材料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很可能会干扰课堂效果,因此课上课下的学习方式应有所区别。

自3月4日号到家后,我第二天便在集中隔离点开展了网上授课和答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倒了时差。在经过取样化验无误后,如今的我已经被允许自行居家隔离了,同学们也都提交了第二次作业,我也渐渐熟悉了这样的授课模式,像此前一样,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以求不断提升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效率。

网络授课对于我和大部分老师都是新鲜事物,我们都是在摸索中完善教学。尽管还存在各种问题,还是希望通过我们教学的不断完善,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掌握好新知识。

(文:李洵 杨俊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