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杏林好声音 服务地方真需要——2018杏林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18-02-13浏览次数:899

新春将至,气温持续走低,然而严冬并没有阻挡杏林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火热的脚步,60余支实践团队围绕青春践行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开展深入基层、志愿服务、关注招就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冬日增添了浓浓暖色。

深入基层:用实践书写青春

围绕到城乡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宗旨,我院许多团队发挥各自特色,结合各自专长,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用行动书写青春,交出一份份令人满意的寒假作业

人文学部扬帆领航理论普及宣讲团、工程学部青少年爱心公益团等团队,相继在邳州、如皋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十九大精神普及宣讲实践活动。

启东校区情暖夕阳公益团、经济与管理学部童梦爱心公益服务团、医学部QRS爱心医疗服务团、人文学部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等15支团队,相继在全国各地开展了50多场公益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带去关爱与温暖。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负责人范凯旋说: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好地与社会接触,遵从自己的内心,使自己成为为社会带去温暖的实践者。

在日前揭晓的燃青春 聚能量2017第二届全国学生社团影响力展示评选活动中,杏林之星学生党员科普服务队、大学生心理协会、红十字会等3个社团荣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公益社团表彰。人文学部我的纪录片教育关爱团、医学部QRS爱心医疗服务团2个团队,荣获奋斗中国梦·实践致青春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新媒体公益传播力展示评选优秀团队奖。经济与管理学部交协志愿服务公益团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的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报道奖。

志愿服务:用爱心温暖社会

到南通火车站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是学院每年寒假社会实践的传统项目。今年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参加此项活动,将温暖带去需要帮助的人。

协助取票、帮提行李、引导候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闪现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从21日春运第一天起,这批大学生志愿者就在这里分批投入春运服务,青春洋溢的笑容、热情及时的帮助,让旅客们寒冬里的回家路倍感温暖。

今年大三的张杨杨,是信息科学部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今年已是他第三年参加春运志愿服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情结。春运大潮中,大多是返乡民工,他们拎着大包小包,归心似箭,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能让他们顺利乘车、加快回家的步伐。张杨杨自大一寒假有过这番经历后,每年寒假前都会向学院主动提出申请,要求参加到活动中来。从进站口协助检票、提行李,到引导旅客前往洗手间、开水房……火车站每一个志愿服务岗位,张杨杨基本都体验过。

寒风虽冷,但冷不了人心,此时此刻学院各个实践团队,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一点一滴,一人一物,都在通过寒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人们带去冬日里的温暖。

关注招就:用行动回报母校

响应学校为母校代言的号召,利用寒假返乡机会,学院组织返乡小分队,回到学生曾就读的高中,看望高中老师,开展招生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活动从省内拓展到省外,覆盖四川、贵州、甘肃、广西、安徽等外省市,深入高三毕业班介绍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宣传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成就和办学特色,拓展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已开展活动60余场。此外,返乡小分队还深入当地人才市场,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开拓就业渠道。

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练就过硬本领,在已放假一周多的时间里,学院有20多名学生放弃假期休息,在老师指导下如火如荼投入到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赛前培训中。参赛同学表示,在大学期间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国际比赛,对自己是一种历练,既有助于提升对大学所学英语、数学、计算机等的综合应用能力,又可以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和团队精神。

2017年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与科技竞赛中,荣获包括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和全美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在内的市厅及以上奖249项,其中国家级竞赛奖74项、省级132项、市级43项。他们用各自行动诠释着我以杏林为荣的自信与自豪,书写着杏林以我为荣的责任与担当。

在杏林学院,走进社会,检验所知所学,明晰责任和义务,提升心智和技能已成为大学生们培养和造就自身成为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明显技能优势的应用人才的普遍追求。

新春将至,学院党委贯彻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实践团队还将用多彩行动为这个寒假和春节增添别样的风采,传递杏林好声音,服务地方真需要。(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