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邻里行”暑期实践团小分队在光明社区开展剪纸活动
7月6日上午9点,南通大学生杏林学院“明德邻里行”暑期实践团将在光明社区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剪纸。来自实践团的成员们将用手中的剪刀和代表吉祥的红纸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探寻南通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剪纸特点主要表现在纸感及装饰化的点、线、面等等方面,在彻底的二维空间观念基础上实现,展开式的思维方式,使剪纸成为了无需考虑空间、不用顾及比例,只要凭借经验以及灵感大胆的创造的美好艺术。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要通过介绍剪纸,学习剪纸两个环节带领小朋友了解作为南通非遗项目的剪纸文化,增强小朋友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首先,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PPT以及视频的展示,向小朋友初步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有发展,通过宏大的画面带领小朋友进一步了解作为南通非遗文化,剪纸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外观造型的新奇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他们纷纷拿起剪刀,剪裁着卡纸,有模有样的跟着杏林学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学起了剪纸。有的剪立体春字,有的剪大熊猫,有的剪窗花,还有的剪蝴蝶……。虽然在剪裁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屡屡出现错误,但是他们毫不气馁,很快,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各式各样的剪纸造型在小朋友的剪刀下纷纷呈现出来,活灵活现,引得大家一片赞叹之声。
更为可贵的是小朋友们对剪纸有个人的独特想法,他们不局限于传统的剪纸素材,剪出了很多新颖独特、充满跳跃性思维的作品。有的剪飞机,有的剪火箭,有的剪凉亭,还有的剪高楼,真正的将剪纸这一艺术融入生活。
“明德邻里行”暑期小分队致力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关爱服务,以优秀的文化道德熏陶小朋友,给予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正确的教育与指导。开展本次南通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优秀文化在小朋友们身上生根发芽,继承并延续下去。剪纸作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浓缩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巨大的艺术魅力,通过剪纸让小朋友们了解剪纸文化,从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起文化主体意识,中国未来靠他们建设,中国的传统文化更需要他们去继承,并开拓创新赋予新的活力,一代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