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虽凛冽,志愿不停歇。对于杏林学院的同学来说,2016年的寒假注定是丰富多彩的,注定是不平凡的,它,浸透着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汗水,严寒的天气丝毫不减他们的服务热情。它不仅陪伴着我们每一位杏林学子的成长,更承载了学院20余支返乡社会实践小分队三百余名同学们的责任与梦想。在学院团委统筹、学部(校区)团总支主抓、学生骨干推进下,2016年杏林学院寒假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一、领导重视 倾力指导
学院党委书记陆伟家老师十分重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工作。1月28日,陆书记亲赴海门市海影社区、海门培新新村、海西社区三家单位指导杏林学院科技梦社团在科普宣传活动,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副院长、副书记刘时方老师无论是从前期组队还是小分队骨干培训,都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亦多次亲临小分队的活动现场:1月24日,他亲自带领学院40余名火车站春运志愿者赶往南通火车站,参加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暖冬行动”启动仪式。当天他还赶往南通市商贸学校慰问正在进行就业宣传的小分队成员及老师们。28日,又率队赶往无锡新区人才市场参加当地的就业双选会,现场与相关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此外,我院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充足的活动经费,为我院今年21支寒假社会实践返乡小分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二、广泛动员 精心组织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杏林学院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从12月中旬开始筹备,最终确定了寒假社会实践方案:以助力“十三五”,青年勇担当为主题,坚持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原则,学生个人开展专业见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公益服务实践等实践活动,由学院团委统筹、学部(校区)团总支主抓、学生骨干推进下,组建了35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省内、省外20余支返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招生宣传、科技梦社团科普宣传活动。1月13日下午,我院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返乡小分队负责人及主要骨干在钟秀校区主报告厅参加了学院团委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培训会。杏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时方老师出席培训会并讲话。
1月18日寒假第一天,连云港返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连云港高级中学率先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小分队成员高中与老师对接,向相关负责的老师以及毕业班学生进行宣讲,重点介绍学院专业建设及招生情况。前来听讲的学生对学院体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争先了解学院的具体情况以及各专业的信息。19日,如东返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掘港镇新苗幼儿园开展科技梦社团科普志愿宣传,开展了“鸡蛋在水中浮起”、“满水拖纸”、“热水吸气球”等科普小实验,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对未知领域充满了好奇,对科普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1日,无锡返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无锡新区人才市场进行就业宣传活动,小分队成员着重搜集当地人才招聘信息,在招聘现场向各家企业发放学院2016届毕业生资料,介绍学院信息以及各专业特色,让招聘企业了解学院毕业生情况。随后,返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进入高潮期,常州、南京、苏州、淮安、盐城等地活动纷纷开展,前后共计30余场。
三、重点突出 形式创新
结合我院今年实际情况,为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起好示范带动作用,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原有特色,并不断扩展形成了新的特色。尤为突出的有3个创新点:
1.学院首次启动由就业服务、招生宣传、科技梦社团科普宣传组成的寒假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就业服务、招生宣传纳入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院的发展大局中,让更多用人单位、高中教师和学子了解杏林学院。创造性地将寒假社会实践与学院招生宣传、就业服务工作相结合,既创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又大力支持了学院的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院的长久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致力打造传统品牌化项目,将品牌化项目深入落实。“科技梦”党员科技服务团近年来四获国家级奖项,在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中将科技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开展到了省内、省外30多个地县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升了品牌活动的同时也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3.落实学分考核机制。采用“学年学分制”形式将寒假社会实践成绩纳入奖学金评定体系,并在PU平台和志愿者打卡器中提交完成,积极配合团省委“第二成绩单”的实行。这一举措既有效地提高了寒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也从制度上确保了社会实践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