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4点,南通大学杏林学院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钟秀校区主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大赛邀请了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郭必裕老师,杏林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刘时方老师,南通市青年创业驿站创始人、南通大学商学院朱建新博士,南通大学就业创业中心主任姚蓓老师,校团委科技实践部长刘飞老师担任评委嘉宾。
本次大赛采用“一分钟电梯演讲”形式,即参加比赛的选手们要在一分钟之内把自己的项目清晰流畅的表达出来,表达的内容主题要明确,语言丰富,超时即扣分,这对选手们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本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品分类展开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类、创业计划类、创业实践挑战类、公益创业类、创意创业专项7大类,共收集作品62件,其中35件作品进入复赛。集成141班向阳同学介绍了“智能语音导盲拐杖的设计与制作”,从社会需求与科技创新角度出发为盲人提供了便利。行政管理142(杏)的刘尊斌同学带来的“情暖夕阳·爱满启东”公益创业,其主旨为关爱老人,已在社会上引起的广大正面影响,短短一分钟精湛的演讲使得评委老师们频频点头。演讲过程中学院十佳歌手徐瑞瑶、邓舒文、曾庆红三位同学为大家带来悦耳的歌曲,使大家在紧张的气氛中可以得到视觉和听觉的放松。
最后,评委老师分别对选手们进行了整体点评。姚蓓老师指出了演讲中的不足,选手们对于产品是什么、如何带来便利、如何营业和如何获得利润几方面的表达不够清晰,同时也对出彩的作品如公益创业类作品、盲人拐杖做出了肯定。刘飞老师表示本次大赛的重点是创新,而一分钟演讲模式也是创新。对于一分钟阐述项目演讲,应该做到准备充分及符合规矩,而规矩主要体现在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三方面,作品类别总的来说要符合社会实践的潮流和发展,希望选手们不断进行完善。朱博士用“好”、“专”、“韧”三个字对演讲进行了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创新创业中发散思维,把握机会,做到极致,保持这份专注和创新精神,还表示可以对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专业培训。最后郭必裕老师指出无论是演讲还是作品都要把握核心,突出重点,对于科技发明要踊跃申请专利,论文和实践报告要有专业性、指导性。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本次大赛的35个作品项目将在学院科技节闭幕式上现场答辩,评出最后的奖项。杏林学院大学生2015年创新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短时间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们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记者团文/蔡煜铧、谢雯静摄/胡瑶瑶)